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工藝
寮國生態織物當代紀實

Since 2019



提醒:您可以點擊左上角,播放工藝村莊環境音,體驗情境式閱讀。






悠遊在織布中的美人魚

- 普傣族河流伊卡織工藝 -


民族與染織工藝文化概況

普傣族(Phou Tai)位於寮國南方Savannakhet省Lanhanam村,為於湄公河流域Xebanghien以及分支,村中大約475戶,總人口約2300人,女性約佔一半。地方普遍信奉泛靈文化為主,佛教為輔。每一年最大的年度慶典為靈媒主持的祈福祭儀。

普傣族無論在乾季或雨季都會種植糯米為主食、飼養牲畜(家禽、牛與豬)與蔬菜、昆蟲也是普遍的食材,漁獲曾為此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但因近年河川過度開發,漁獲量逐年遞減,並有不定期水災的發生。

傳統工藝

擅長以手撚棉線製作深藍色藍染的緯線伊卡織,作為傳統服飾的筒裙與飾巾。

四木踏綜落地型織機” 表現繁複的伊卡織工藝。

普傣族・伊卡織的
製作工序精華

1

伊卡緯線備線

緯線決定了布匹的寬度,由於普傣族伊卡織的美麗之處在於橫向河流圖紋,因此掌握了緯線就能掌握伊卡織紋的重點。

圖中織女正在使用可繞出與預計完成織物緯寬相同的木框,並固定在支架上使軸心旋轉,在嘎嗚嘎嗚的聲響中,織女熟練的將線由左而右、再由右繞回左方,織的布多長,就需要相應長度的緯線數量。

2

紋樣紮綁流程

綁紮的過程中,伊卡織紋中的河流正在悄悄形成,圖中織女正在由下往上綁出要製作的紋樣,將木框上之正反兩面的線一起使用塑膠繩來捆紮防染,據說過去是使用香蕉絲來進行紮綁。

3

染緯前置

為了使棉紗線們可以更有效均勻的被染色,將紗線泡水浸濕,用木棒反覆敲打,使水份能更快且更均勻地被紗線吸附,以上流程重複多次後,就可擰乾準備染色。

4

染缸與藍染液

棉紗線放入染缸後,織女們的雙手彷彿開啟馬達運轉功能,握持紗線不斷搓揉移動,藍染液滲透入紗線中同時,也接觸空氣氧化。

5

洗滌線材與晾曬

藍染後的紗線上會有殘留的藍泥與未被吸附的染液,需以大量流水清洗。普傣族的織女會帶著染好的線,到她們的母親河—邦亨河洗滌,藍色的染液流入藍色的河水,最終織成河流。

*播放現場聲音

6

繞整伊卡緯紗

將伊卡緯紗套在張紗架上,將線纏繞到紗線管上,遠看就是一條藍白相間的線,在我們看來就像摩斯密碼,織女總是知道在何處剪斷線,並不破壞織紋。將繞完一小捲線軸後就會穿到塑膠繩上,依序一顆一顆串起,就是緯紗上的圖案順序。

7

織作

將緯紗線軸放入梭子中,咚咚咚的梭子飛穿在線與布的分野,依排序織作,即可織出預先設計的紋樣。




- 訪問織女的生活紀事 -

因社群經濟的變遷、村中大部分會織布的工藝師幾乎都已轉向使用買來的機器線和化學染,願意與洋嘎一起守護生態工藝傳承的織女,自從2019年的嚴重水災之後,從32位變成僅有4位,佔村莊織布工藝比例不到1%。

我們訪問到了織隊組長 Seng/36歲她的婆婆Pae/52歲

Q: 當幾乎全村的女性都不再用傳統的方式染、織布,線材和化學材料買來就可以快速製作賣給泰國賺到錢,傳統工藝很辛苦耶,你為什麼還會願意用純天然的藍染和手捻線?

Seng:因為我婆婆的關係,她是唯一在村莊裡,從年輕開始就種植木藍、養藍和織布直到現在的織女,我二十幾歲時嫁來村莊才開始跟她學這些,她那時因為植物染和織布的品質很好,很多人來跟她買,價錢也可以訂的比較高。我開始接棒領導織隊後,跟你們和相關的單位合作,訂單還滿穩定的,所以就做到現在了。

Q: 你們的親友鄰居怎麼看你們在做的事呢?

Seng: 村裡的人知道,如果拿天然染的織布給我賣,價格會比較好,所以有時候我也會賣一些親友鄰居織的布。

Q: 可以跟我們聊聊2019年的大水災嗎?

Seng: 每一年的9月、10月,河水都會漲,大概到膝蓋的位置(湄公河的定期氾濫)但是2019年那次,我婆婆這輩子也沒有看過,水就一直漲一直漲,所有一樓(高腳屋下方)的東西我們能先搬就先搬上去樓上,全都淹了,我和先生小孩坐船離開外面的親戚家,我婆婆和公公留在組屋裡顧家裡的東西,後來開始淹到屋裏,大家把棉花、家當一直往閣樓上搬,但是還是有一些都毀了。那次以後我們就決定在村外建一個房子住,平常白天回來祖屋裡做織布和染色的工作。

說明:2019年9月水災留下的記號於當時居民用手機拍下的照片。


Q: 婆婆!感覺很危險耶!你那時會不會害怕?淹水時候你們都吃什麼?

婆婆:不怕,就是一直往上搬啊。有好心人會坐船來送食物給我們。

Q: 那些養的雞鴨怎麼辦?他們淹水時去哪裡了?

婆婆:養在船上啊,我們每天會去餵他們。(做一個飼料往前灑的手勢)(大家哄堂大笑)





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不僅存於湄公河支流的普傣族伊卡織,望向寮國北部山區的傣樂族,他們也依然遵循600年的染織工藝...。



















傳承大地的豐美與祝福

- 傣樂族染織工藝 -


民族文化概況

傣樂族(Tai Lue) 族群分佈於寮國北方山區,民族歷史記錄在傳唱的歌謠裡:大約六百年前,傣樂族的祖先從中國的西雙版納帶隊徒步遷徙到泰北與寮北,有其方言,自古以來善於種植稻米、棉花與染織工藝。

與洋嘎合作的聚落村莊人口約170戶,平均600人,20歲至70歲的織布人口將近100多人,多為虔誠的佛教徒,至今仍保有織布供養的年度祭儀,以純白或紋飾相間的十公尺長手織掛布,裝飾於寺院四周,作為感謝與祈福。



傳統工藝

原棉白色、天然染的墨黑色與紅色為傳統傣樂族民族顏色, 做為日常的被毯和傳統服飾。

近二十年來因為國際市場的影響,豐富的色彩和新式的紋樣出現在傣樂族的當代文化與生活之中。擅長多彩的天然染色工藝,與「通經貫緯 」、「通經斷緯 」織布技法。

傣樂族植物染色
精華製作工序

紫紅色

薯榔

剁切薯榔的聲音和它寮語的名字makabou一樣清脆,切塊後,將薯榔放入柴燒煮的大鍋沸水之中,經過兩小時的熬煮,在蒸霧騰騰中流淌出,彷彿生命之泉般的染液,將棉線放入,傣樂族的心中最高貴的顏色於是顯現。

*播放現剁切薯榔清脆的聲音

灰色

河泥染

織女們取下蝴蝶果樹的枝葉,將其與棉線熬煮二至三小時,放置過夜後繼續熬煮,再加入河裡的泥漿,河泥帶有腐質的強烈氣味,經過多次洗滌晾曬,成為具有光澤感的、帶綠的灰色。

靛藍色

藍染

取馬藍葉發酵製成的藍泥,定期加入傳承兩百多年的陶罐中,上面有進行過祝福祈禱的綁線,織女們輪流在五、六個陶罐染液中搓揉染線,大捆紗線的重量使織女們彎下了腰,為了感謝染缸裡的精靈辛勤的工作,織女會在染色後添加糯米酒糟,使藍染保持活性。

紫色

藍染+薯榔+柚木嫩葉

薯榔加上柚木嫩葉熬煮,將浸染多次的深藍色的棉線放入鍋中,再取出反覆以木棒捶打使其均勻吸收染液,帶有莫蘭迪色感的紫色便如此誕生了。

墨黑色

藍染+薯榔過程

藍染多次到極致便能隱約見到黑色,織女將反覆浸染超過八次的藍染線,放入煮沸的薯榔染液中略為浸染後置於塑膠袋中存放,當下不禁令人納悶深藍色如何變色,經過一夜的時間、星空施予了魔法,隔日取出紗線變成了閃耀的墨黑色。

備註:以上提到之植物學名
薯榔學名Dioscorea rhipogonoides Oliv
蝴蝶果樹學名Cleidiocarpon Cavaleriei
馬藍學名 Strobilanthes cusia
柚木Tectona grandis



傣樂族現今
運用的織布技法

通經貫緯

Continuous Supplementary Weft
寮語:Kit

圖例:傳統白底黑/紅紋樣-傣樂族女子出嫁前必須學會的被毯織布

通經斷緯

Discontinuous Supplementary Weft
寮語:Chok

挑經線夾入有色緯線,
圖例:傳統筒裙的織紋。

互鎖地毯織

Interlocking Tapestry Weaving
寮語:Nam Lai

近十年來因應外地市場需求而出現之厚毯織物
圖例:幾何紋樣地毯,多無特殊織紋含義。

平織

Plainweave

為傳統技法,加入多彩色緯而創作出平紋織物。










織女Malaiphon的一天

天色都尚未亮起,探照頭燈的光線便從林間照射出來,一把銼刀沿著樹皮削去一個半圓,乳白色的汁液流進約莫三百公克的小碗之中,橡膠產生的腐敗酸氣,從遠遠便能聞到,這不是一名採橡膠工人,而是一位傣樂族的織女Malaiphon (簡稱:Phon) 一天的開始。

凌晨三、四點,在孩子們都還在安睡的寒冷早晨,Phon就跟著先生一起到橡膠林「割橡膠」,務必要在天亮之前完成,否則橡膠遇熱不易流出。越來越多的村民砍去原始林,橡膠林的種植面積日漸擴大,反應出織女家庭心中面對生計的不安,「這可以保證收入三十年以上沒問題,定期採收、價格穩定。」這是織布、種棉花或其他經濟作物都不見得能帶來的穩定,綜觀這片地上近百棵的橡膠樹,織女Phon與家人們彎著腰,手上的動作俐落輕快,直到天微微的亮起時要趕著回家,在孩子們上學之前煮好早飯,等到家中有孩子已經七八歲時,便可以讓他們自己處理家務和照顧年幼的孩子了。

Phon的清晨工具袋:他自己製作的藍染手織的束口袋中,有頭燈、銼刀、用橡皮筋綑成的紙鈔、早上去田裡沿路摘的嫩蕨野菜。

臨近秋季尾聲的十一月,織女拎著他的採橡膠工具爬上小貨卡,採完橡膠返程的路上,陽光已經開始灑落在糯米田間,這意味著織女的工作將持續在這一片金黃色中鋪展,穿越農田溝渠上的竹橋,蘆葦遮蓋住織女的身影,水道裡泡著製作屋頂的竹料,一轉眼Phon已經接過斗笠,加入了親友鄰居組成的割稻隊,重複割稻的動作整齊劃一,發出好聽的刷刷聲響,風穿過飽滿的稻穗,今年又是豐收的一年。

撫過稻田的手,現在正在發酵的染液中搓洗棉線,時間流逝來到傍晚,經過一下午的熬煮,薯榔已經從塊莖變成鮮紅的鍋煮汁液,織女反覆浸泡、捶打、擰乾紗線、一遍又一遍,用同樣的柴火熬著一鍋雞湯,屋簷下冒著蒸氣,汗水浸透了臉龐和衣裳。眼看天色漸暗「家裡的晚餐怎麼辦?」她笑著說:「工作到太晚時,婆婆和先生會幫忙分攤家務,回去就可以吃飯了。」

染好的棉線放置在星光下晾曬,她趁著最後一絲天色騎車著巔坡的黃土路回家,家中經營著一間小雜貨店,規模不大但在路口的生意往來還算熱絡,今晚輪到她顧店,Phon吃完飯後,就坐在店後方的織布機前來回丟著梭子,孩子們在旁遊戲,用鋁罐和小小燭火燒著雞蛋當扮家家酒,距離她醒來開始工作已經超過了十二小時,她似乎還沒有「下班」,有人要買東西時她就放下梭子、扣上腰包,到店外迎接。

一直到關店、照顧孩子們就寢、她的雙手才能停下安歇。

不僅是一位織女,她同時也是一位媽媽、妻子、媳婦、農人、雜貨店老闆和蓋房工人、在這些的身份之餘,還有她身為“Phon”這位三十初歲的女子 — 柔順的長髮及腰、善良的大眼、一手織布的好技藝展現在她織的繽紛筒裙上,愛美是天性,問我們怎麼做到皮膚白皙,也愛唱歌跳舞,吃飽飯後的兩杯米酒就要拉著我們跳好幾輪。


我們敬稱她為織女,是因為她還將織布的傳統工藝放在心中與生活裡最重要的位置,而不論她在一天當中、一生當中轉換多少次角色,只要觸碰到棉線、梭子的那一刻,便串起了土地與信仰的交織與連結,還有無限的希望。












- 展覽、資訊 -

“看見傣樂族,從山脈、河脈及血脈裡對於成為一位傳承織女的驕傲,還有現代化生活帶來的改變與抉擇。”

本次展覽由洋嘎YOUNGA帶領台灣團隊,跨越兩千公里的距離,在寮國當地的社會企業夥伴的支持中,進入寮國北部山區,與傣樂族(Tai Lue)社群合作。

SaSa—在寮文裡是慢一點(slowly)的意思,在本次的展覽裡,SaSa紀錄著織女們慢生活(Downshifting)、慢工出細活(slow work)的精神 。「SaSa的脈」更廣義的象徵著,在工藝製作與工業生產的端點之間,更多人本與環境永續的可能性。

「SaSa的脈」由台灣策展團隊的視角,經過實地走訪與田野紀錄搜集、與台灣藝術家們透過共同創作,回應傣樂族當代女性的社會現況——藉由多面向的媒材詮釋,呈現染織工藝之於傣樂族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她們坐上織布機的那刻,就回到了傳承六百年工藝的起點,工藝價值不只在於復甦傳統文化,延續從土地取材到日用的「生態織物」的觀點,更轉變為一位女性能兼顧經濟來源,並有意識抉擇了回應這個世界的方式。

策展團隊希望透過藝術推波助瀾,看見相異文化中的共同,引動永續生活的價值與力量。

→ 展訊連結








- 計畫目的與成員 -


+纖維藝術家——康雅筑:

複合媒材跨領域藝術家,擅長以編織和自然材質應用,傳達纖維做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二層皮膚,人與自然互依互存的觀念與信念。重要展出包括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波蘭羅茲國際壁掛三年展、日本中之条藝術雙年展等。著有《織物地圖1、2、3》曾獲2008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等多項國際藝術駐地創作計畫,能於多文化中進行調查,作品獲文化部藝術銀行與芬蘭韋斯屈萊美術館收藏。




+專案經理——謝鳳儀:

就讀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關注環境友善議題並歸劃地方型策展,見長於地方議題挖掘及社區藝術實踐,具多個中小型文化及生活永續類品牌顧問經驗,曾任計畫專案管理職,相信生活中的藝術是美的最大力度。





+影像設計——王芊淇:

首作 (2018)年《迴溯》高雄放視大賞,行動應用類實拍影像組《銀獎》。2019年起為自由接案攝影師,經常受邀拍攝世界傳統工藝、生活居家用品,擅長運用自然光影,營造細膩溫煦的氛圍,紀錄影像純粹自然的當下。





+策展發起人 —-梁又平:

洋嘎創辦人,自2014年開始與寮國的染織工藝文化、傳統聚落連結,2018年創立、設計並推廣天然染織的居家織品,希望透過分享舒適健康的織物、實踐社會責任與文化消費力量,護持土地與人文的健康與永續。






- 行動呼籲 -

邀請您成為「良織的消費者」——

  • 支持原生態作物及天然植物染色的「完全天然織品」。
  • 本次計畫的工藝製程與成品,全程採用對環境、生產者、消費者皆友善的材料,並盡量減少一次性工具的使用。
  • 每一個在地織隊自組工會與社群培力:自訂合理報酬、延續工藝文化、產區生態和保障工藝師及織女的福祉。
  • 少數民族的女性,以優質的工藝支持家庭經濟。
  • 透過優質的手工藝織物,將經濟留於在地,支持原料產地的永續發展。
  • 將工藝傳承的文化多樣性保存、紀錄。





特別感謝:洋嘎創辦人的師父謝志鴻先生、母親林美雲女士給予的引導和教育,讓這一切真善美發生。